用 iPad 工作? iPadOS 進步了什麼 (iOS 13) ?

Mario’s Life
7 min readJul 26, 2019

--

蘋果在 2019 六月發表了新的 iOS 13 以及 iPadOS 。 在我使用了半年以 iPad Pro 12.9 當作主要工作機 (用 iPad Pro 取代MacBook Pro 工作第100 天) , 在 Public beta 一放出來之後,就先跳進來用了。 這裡雖然是 public release 第一版,但其實已經是對應到 Developer release 的第二版,所以我才敢用在工作機上 XD 。 在寫這個文章的當下,已經進版到 public release 3 了。

這裡分幾個部份來記錄我自己在使用上覺得有感的進化。 雖然不是所有的進化,但肯定是實際用 iPad 工作的人會很「感激」的事。

原本的 Mobile Safari 變成 Desktop 版的 Safari

Safari 拿出來第一個寫,主要是因為在工作上使用很多雲端的服務。 那當中有幾個在原本 mobile 版本上會出問題的,現在用起來都像在 Mac 上了。

Google 系: 他們原本是不支援 mobile Safari 的,一定要下載 App 才能用。 但 Google 偏偏又不是很認真的把它寫的跟 web 版本一樣好,用起來總是半殘。 在可以全 Web 化之後,也解了無法同時開啟二個或更多 Google sheets 的問題。 Dropbox Paper 可能不是很多人用,但我用的還不少就是。 它也是原生 App 會在切換鍵盤語言的時侯 Crash,但在 iPadOS 上的 Safari 就回到完全 Web 化沒問題。

更不用說它還多了 Download Manager,跟鍵盤快速鍵之類跟 Mac 平起平坐的功能。 下載檔案可以直接進到預設下載資料夾,按 command 再點連結可以另開在新的分頁,或 command + 4 可以快速切到第4 個分頁。 這些都是說不上很厲害,但如果沒有就會有點不方便。

檔案 App 進化

在這次的更新裡,這支身為「iPad 上的 Finder」的 App,終於把檔案們當成「檔案」,而不再只是類似照片或影片那樣的「項目」。

這差別在那裡呢。 以檔案管理來說,你會想知道它的資訊例如. 建立日期/修改日期/副檔名/所在位置 之類的。 然後也會想像在 Mac 上,壓縮或解壓縮。 現在這些資訊都用一個 Mac 使用者熟悉的方式來表現。 然後也給你樹狀結構的表現方式,在不同欄裡清楚看到它的上層目錄,或在不同層次間直接拖放。

另外一個重點,是它直接支援了 USB 隨身碟(登愣)!!

這個支援說棒是很棒,但我卻一次也沒用過這個功能。 因為當一個已經決定要用 iPad 當主要工作機的人,應該早就是雲端服務的愛好者,才會有這個勇氣(狗膽?)來用 iPad 工作。 所以支不支援隨身碟的意義,應該對「工作裡有大量素材處理需求的人」來的比較大。 然而這種人好像天生就不會跳到 iPad 當工作機?

同一個 App 開啟一個以上

在 Mac or PC 上呢,我們會說「同一個程式開好幾個視窗」或「同時開好幾個檔案」。 但在 iPad 上因為沒有「視窗」的概念,所以用滿整個畫面的「視窗?」就叫做 App 。

這個進化,我認為是 Apple 需要把 iPad 用的 OS ,特別獨立出來叫 iPadOS 跟手機用的 iOS 分開最重要的原因。 iPad 因為尺寸的關係,不管在手指可以操作的物理尺寸上,以及 UI 的可視範圍裡,都比 iPhone 更適合導入同時開啟二個 App 這件事。

那這會得到什麼好處? 就是可以開啟二個 excel 檔,看左邊打右邊這種文書工作上很常發生的動作。 或是開新的郵件,還能去找舊郵件而且看著它的內容。 這種「同性質內容的多工」在同一 App 可以分身之後,就被滿足了。

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難,但其實蘋果也是花了點時間,參考 Mac 上的虛擬桌面的方式,才發展出在觸控介面上,要怎麼讓使用者 啟動/新增/尋找/切換 App 分身的方法。

滑動置前

原本這就是蘋果利用觸控的優勢,讓你直覺的從螢幕外滑進來,就帶出一個條狀的 App (其實是 iPhone size 寬),來達成同時有二個 App 在畫面上。 那不需要的時侯,就把它再滑出去消失。

實際上它大概有二個用法。 一個是把傳訊息類的像 LINE 或 iMessage 放在這個位置, 滑進滑出的好方便。 那另一個是把它想成像我們在電腦上,想併排或拖拉東西的時侯,會有一個大視窗跟一個小視窗的這種用法。

那它的進化點是,這個條狀 App 的介面呢,在底下居然多了一條像 iPhone X/XS 變成無 home 鍵後,底下的那一條黑線。 允許這個「滑動置前」群組化,可以把好幾個 App 放進這個功能,然右滑底部黑線就可以快速切換。 有人說像是在這個位置塞了一支 iPhone 的感覺。

這個真的是挺實用的,我一般就把Wechat/LINE/Skype/iMessage 都一起放在這,方便快速切換出來用。 或臨時把照片 App 或檔案 App 拖去那個位置當來源或目的地。

截圖的進化

這個妙了吧,截圖有什麼好介紹的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工作上就還真的很常需要用到截圖加說明。 所以我對這個功能進步很有感。

首先它開放了「截圖不一定要存到照片 App 裡」,讓你在截完圖,做完標記,改好尺寸之後,可以選擇要存到「照片 App」 或是「檔案 App」裡。 人性化多了。

另外它也多了一個連 Mac 都沒有的功能,就是在截圖一個長網頁的時侯,可以幫你把整條長長的頁面,存成一個 PDF 檔。 超級方便~

新的交互介面

最後呢,我想特別說明一下。 就是我在辦公室並沒有 100% 不使用 Mac,而是把它降到大概只有 5% 。 大多是在我臨時還沒在 iPad 上找到替代做法,或是在 iPad 上還未能有像 Mac 一樣效率的事情上,同時使用二台機器。

跟其它人解釋到底用 iPad 工作會得到什麼好處的時侯,常常會因為他們不曾「經歷」這個體驗,變成一直用「原本電腦上也能做阿?」的想法來評斷。 偏偏這種體驗,在你用的不夠深的時侯,又會感受的很「淺」。

因此我才會一直說,「把 iPad 當作主要工作機」而不是「取代 Mac」。 這個可能是我自己蠻重要的一個前提。 反正重點是 get things done. 把自己投入這個新的交互界面,才是我想要得到最大的目的。

所以呢,有讀到這裡的人,想衝就勇敢的衝了吧。 一定會有奇妙體驗的 : )

--

--